2025-07-04 14:26:49 by admin 14
编者按
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,疾病,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,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,不良的睡眠、饮食、运动习惯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。那具体机制如何?目前尚无定论,但最新研究指出,血管炎症可能是介导碎片化睡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中间环节,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高热量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渠道之一,详情如下:。
01/碎片化睡眠→慢性循环炎症→动脉硬化
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于6月4日在PLOS Biology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,该研究初步揭示夜间碎片化睡眠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,具体机制可能为:碎片化的睡眠与慢性循环炎症有着独特的联系,而慢性循环炎症又与冠状动脉斑块有关。
具体实验过程:首先,基于一国家健康信息数据库(https://biolincc.nhlbi.nih.gov/studies/mesa/),分析碎片化睡眠(由体动记录仪测量所得,记录为频率)与冠脉钙化积分(由CT进行量化评估,常用方法有Agatston积分、体积积分和质量积分)的相关关系,结果发现,碎片化睡眠发生频率与冠脉钙化积分正相关,数据具有显著性(相关性系数r=0.18, p<0.001,如下图):
随后,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几种不同的睡眠指标与血常规、血生化因子的关系。最终结果显示,睡眠模式紊乱与高浓度的循环炎症因子,特别是白细胞(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)正相关,而这些血液指标正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。
整个实验结果基本上与研究者的假设一致:慢性炎症可能是碎片化睡眠促成血管硬化病变的中间因素。
02/环肽→抑制有害肠道菌群→血胆固醇降低,动脉粥样硬化面积缩小
— THE END 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