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资讯

他汀+依洛尤单抗联合,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

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(ICAS)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,现有他汀类降脂治疗在部分患者中效果有限。依洛尤单抗作为PCSK9抑制剂,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,缩小冠状动脉斑块,但其对颅内动脉斑块的作用尚不明... 了解更多>

4

临床试验:中等强度运动改善斑块内出血评分

越来越多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会被推荐接受药物治疗而非手术。目前,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干预以及生活方式管理,其中包括体育锻炼。因此,对于未接受手术的患者,促进体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。... 了解更多>

3

颅内动脉狭窄风险评估:LDL-p或优于LDL-c

本次推文介绍的研究探讨了传统LDL-c与核磁共振谱技术测量的LDL-p与ICAS的关系。... 了解更多>

11

基于深度学习评估卒中风险,PlaqueView提供技术支持

MRI-PlaqueView软件,可以对斑块成分进行量化可视化分析,参与国内外优质科研项目,在很多权威杂志上发表了极有价值的文章,有力地推动了斑块防治事业的发展。... 了解更多>

10

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4年随访:糖尿病的卒中风险

2025 年 9 月,《Diabetes Care》基于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 34 年随访数据,发布了关于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(IGT)人群卒中风险的最新证据。... 了解更多>

12

综述: 糖尿病的卒中风险,女性高于男性

2025年9月,Diabetes Care基于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4年随访数据,发布了关于糖尿病、糖耐量受损人群的卒中风险最新证据,在介绍该研究之前,先带大家重温一下之前的高水平综述,即2014年发表于Lancet的一篇... 了解更多>

17

干预研究 | 修复糖萼,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

本次介绍的研究是一项干预研究,这项研究纳入了 6 名高危心血管患者,他们虽然在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下炎症指标改善,但颈动脉斑块仍未减轻,被归为“顽固性斑块”。研究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膳食补充剂 Arterosil HP®,... 了解更多>

9

柳叶刀综述: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、诊断与治疗

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(ICAS)是全球缺血性卒中和复发的重要病因,尤其在亚洲及少数族裔人群中高发。... 了解更多>

19

基于斑块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炎症,PlaqueView提供技术支持

2025 年 8 月,宣武医院团队在 EJNMMI Research 发表了一项研究。该研究基于MRI 对颈动脉斑块成分的分析(MRI-PlaqueView),并结合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特征预测斑块炎症,以 PET 成像所确... 了解更多>

10

综述: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过去、现在与未来

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(sICAS)是缺血性卒中重要原因,复发风险高。早期旁路手术和支架治疗因术中风险大获益有限。... 了解更多>

10